”公公李劭光端着一盘洗好的樱桃从厨房走出来。“今天有学生上门来家里坐,
送了一堆水果,根本吃不完,就给你们拿了一些。山竹还有几个不太熟的,
我给你另外放在架子上了,你过几天再放冰箱。桐桐喜欢吃芒果,我特地挑了几个最漂亮的,
不过别让她多吃,容易上火。”“桐桐现在有上什么补习班吗?
我有个老同事的女儿是市重点小学的特级教师,教语文的,特别有经验,我跟她说好了,
让她给桐桐把把关,做个评估,再去找补习班,针对性更强一些,最好多找几个,上试听课,
比较一下质量。”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,张贵芳把儿子当成了生活的重心,儿子结婚后,
这个重心范围就扩大到他的整个小家庭。退休前她是高中教师,
退休后也把一番教学热情投射到孙女身上,桐桐刚上小学,她就把小升初的政策给研究透了,
将来要冲刺的初中名单都列好了,还铆足了劲到处打听,恨不得把最好的名师资源都找来。
“现在的教育实在太卷了,你们两夫妻要上心,孩子的功课问题一定得重视。
”说是说两夫妻都要上心,可张贵芳从头到尾只对着她一个人输出。关羽宁给丈夫递眼色,
李皓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,吃水果看电视刷手机,一刻没闲着,根本没留意到她。
关羽宁只能自己拒绝婆婆的好意,“妈,桐桐才一年级,课内知识掌握得很好,
每次测试都拿A,我觉得这样就够了,暂时没打算让她上补习班。”张贵芳迟疑,
“第一学期你说让她适应小学生活,第二学期都过了一半了,还不抓紧。
”关羽宁无奈补了句,“李皓也是这个意思。”李皓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,
不耐烦道:“妈,你就别瞎操心了,这事我们自己心里有数。
”瞎操心三个字让张贵芳沉了脸,正要发作,关羽宁赶紧说:“但是到了三年级,
就不一样了。”张贵芳果然暂熄怒火,问怎么不一样。“三年级开始,
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,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要求了,到那时候肯定需要专家指导。
一二...